探索Me.bot:当笔记软件问你周末干嘛

介绍一款创新的AI笔记软件Me.bot,它通过AI调用过往笔记作为memory,提供个性化的互动体验,让笔记软件成为真正的“第二大脑”。

我的笔记软件使用历程与新发现

最近我使用了一款笔记软件叫做me.bot。这个软件给了我一些新的对于笔记软件的看法。以前我也用过很多的笔记软件,从最早的印象笔记、OneNote,再到后面的Roam Research, Obsidian, Notion,另外一些白板类的Heptabase还有Milanote,总体来说我用过的笔记软件还是挺多的。然后后面也用了一段时间的Flomo,也看了一些相关的做笔记的书,像是《打造第二大脑》还有比较有名的Zettelkasten笔记法。

那为什么还要特意写一篇文章来介绍这款新的笔记软件呢?因为这款软件让我看到了AI未来在笔记软件当中的应用。这款软件和其他笔记软件非常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它的重点不是在数据的存储上。比如Notion的特点就是它的数据库做得非常的好,Obsidian有很多插件,Roam research把信息做成了block,而me.bot的优化方向截然不同。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会用AI来调用我们所做的笔记。

在软件的官网上,开发者也提到了他们这款软件是基于对Context(上下文)的应用。它会把过去我们所存储的所有笔记作为AI的memory,然后基于这些memory让AI具备我们特有的视角、经验、记忆和想法来跟我们对话。

个性化的互动体验

所以比较有意思的一些点是,比如说周五的时候它会问我周末有什么打算,要怎么样去放松自己,还会给我提出一些建议。然后每一天它也会基于我过往的笔记给我提供一些新的资料或者给我一些不同的建议。我可以通过跟AI的对话来完善这些建议,甚至把它做成我的新笔记。

[此处原有图片]

这一点我觉得是特别让我眼前一亮的功能。之前的很多笔记软件我认为他们的主要功能是在笔记的存储上面,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存储笔记。但是新的me.bot给我的感受是它做到了去升级笔记的调用,就好像让笔记本成为另外一个我一样。

[此处原有图片]

我们把自己所有的想法,不管是文字的也好,声音图像的也好,全部放到软件里面,那这些东西就可以作为数字的我的记忆。拥有了这个记忆的数字人或者叫数字笔记大脑,就能够从我的特点出发给我一些建议,或者帮我去调用整理笔记。

[此处原有图片]

未来笔记软件的发展方向

我个人觉得这是以后笔记软件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向。目前笔记最大的问题就是存储进去的东西调用起来很难,或者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调用。但是有了AI的帮助,AI可以帮我们去建立笔记间的联系,可以给我们一些问题来帮助我们去调用这些东西,甚至它能够根据我们笔记的内容来为我们提供一些行动上的指导。

所以这款笔记软件很难得的让我感受到了笔记软件成为了一个朋友的感觉。它会问我今天喝水了吗,它也会鼓励我最近在某一方面的持续记录,然后它也会给出一些建议。甚至它能够把我记录的很多不同领域的东西做一个串联,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