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上半年总结
- 学习方面:
- 正式开始《人工智能的简介》课程,课程共18周,分为三大部分:基础数学、神经网络基础、AI应用。
- 目前处于第一阶段的基础数学部分,前面几周顺利推进,课程理论与实作结合,对AI知识体系的搭建产生积极影响。
- 除了课程本身,我也同步尝试在 Vibe Coding 项目中实际使用所学内容,将AI技术落地于个人产品。
- 项目开发:
- 完成了 Vibe Coding 101 课程,掌握基本的Replit开发流程,项目包括数字花园网站、自动排布台球桌的可视化网站、个人作品展示页等。
- 建立项目文件结构,开始使用 Claude Code 和 Replit 进行配合开发,后续将多个项目部署上线。
- 学会了使用SSE、Flask后端与React前端协同,并通过Graphiti探索图谱系统的可视化。
- 内容创作与输出:
- 开始运营两个公众号:
- 个人号:记录个人学习、工作体会、思维感悟等内容。
- 项目号:发布项目更新、教程、开发日志等内容。
- 确立了每周更新频率,目前保持稳定输出,并同步更新至博客平台。
- 筹划并建立 YouTube 频道,已测试剪辑工具与内容定位,计划8月开始正式发布。
- 开始运营两个公众号:
- 运动与健康:
- 建立每日晨跑习惯,目前每周4次以上,每次约3公里。
- 已报名9月21日的半程马拉松,开始分阶段训练:第一阶段为轻松跑3–5公里。
- 同步参加了一个跑步社群课程,强化跑姿、心率等基础技巧,逐步推进10公里目标。
- 学术方面:
- 完成论文初稿,7月开始进入修改阶段。
- 计划在7月18日与师兄进行内容确认,8月完成投稿。
- 博士中期考核预定于9月举行,目前已着手准备材料和答辩PPT。
- 内在成长与反思:
- 意识到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是正常的,但通过提前规划、分段推进、建立反馈机制可以缓解。
- 感受到朋友、团队支持带来的力量,正逐步构建支持性环境,降低孤独感。
- 开始从“获取者”转变为“创造者”的身份,每日输出文字或代码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二、2025年下半年规划
- 学习:
- 继续推进《人工智能的简介》课程,每周固定两次学习时间,11月前完成全部内容并输出学习笔记。
- 项目开发(Vibe Coding):
- 第三季度完成三个主要网站:数字花园、台球桌自动排布、投资组合可视化网站。
- 每个网站配套写一篇教程型博客,并接入现有作品主页。
- 第四季度将探索API集成、数据可视化、AIAgent方向。
- 内容输出:
- 两个公众号每周至少更新1篇文章,博客保持同步,年底累计输出50+篇原创内容。
- 博文形式包括工具教程、项目日志、AI技术解读、生活感悟等。
- 视频与音频内容:
- 8月起正式运营YouTube频道,每月更新至少1支视频,年底累计5条以上。
- 视频内容以项目开发过程记录、工具推荐、学习经验分享为主,计划加入配音和中英字幕。
- 跑步与健康计划:
- 按照三阶段计划推进半马训练,9月21日前完成21公里。
- 每周至少4次训练跑+一次拉伸与恢复课,使用运动手表记录数据并分析。
- 比赛完成后进入维持期,计划年底前突破10公里常规配速跑。
- 学术与博士考核:
- 7月完成论文修改第一轮,8月定稿,9月初完成投稿。
- 中期考核:7–8月准备材料,9月完成答辩,输出复盘与成长记录。